閥門是石油、化工、電站、長輸管線、造船、核工業、各種低溫工程、宇航以及海洋採油等國民經濟各部門不可缺少的流體控制沒備。上述工業的發展和需要,推動了閥門工業的發展。近年來,在滿足各方面高參數新要求的同時,對閥門的結構、材料和生產工藝等方面,對如何做到更好地提高性能、可靠性及降低成本等也予以密切關注。閥門是一種涉及門類多、品種複雜、量大面廣的產品,其質量好壞、技術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發展。因此,對閥門要求嚴格控制內在質量。有些閥門需要得到國際上的權威機構認可,才能打開銷路。例如,有些動力工程閥門、核電閥門要得到ASME(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)的認可標記才能有人購買。 ASME目前已使用“N”、“Nv”、“NPT”等五種標記。石油工業用閥門要得到美國石油協會“API”標記,才能打開銷路。
國外閥門行業狀況:
隨著國外班代化大工業的迅速發展,閥門工業的生產發展也很迅速。人約在50年代以前,不少國家就形成了獨立的閥門專業及其行業體系,有了閥門行業組織或閥門專業學術組織。例如:兩歐、美國、英國等就有閥門行業協會;日本有閥門工業會和閥門研究會;動歐和前蘇聯有閥門。的設計研究院所。這些閥門行業和專業組織,都是為了提高生產技術和對外競爭的需要而組建起來的。幾個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目前閥門行業構成情況如下。
閥門行業職工人數(以1990年為例)美國有職工77500人,其中工人佔70%,科技與管理人員佔30%;英國80000人;德國52500人;日本35000人;意大利l5000人;法國11519人。
閥門製造企業總數美國900家,最大企業人數3500人;日本1507家,最大企業人數900人;德國450家,最大企業人數3300人;英國490家,最大企業人數1100人;法國400家,最大企業人數1000人;由此可見,閥門生產製造企業數量最多的是日本,職工人數最多的是美國。日本閥門行業職工只有美國的二分之一,而企業總數將近美國的兩倍。與美國相比,日本閥門行業中小型居多數,較大的企業約有250家。進入80年代以來,各國閥門行業的職工人數都有小同程度的減少,而減少幅度最人的是法國,從80年代的21000人減少到80年末(1988年)的1l519人。
閥門總產值(以1990年為例)美國107.4億美元德國79.58億德國馬克日本4841.43億日元法圖約61.00億法朗(1987年)英國6.01億英鎊(1986年)。
閥門國際貿易:
國際閥門貿易市場在最近幾年中十分活躍,競爭也相當激烈。勢力較強的是德國和美國。德國是世界最大的閥門出口國。 1985年意人利閥門貿易額超過美國,位居第二。 1987年上業發達國家的閥門總進出口額所佔比重分別為:德國22.2%,意大利l6.5%,美國10.9%,日本l0.7%,法國9.7%。 1985年世界前八名閥門進出口貿易額的排名如下:德國2739.8百萬德國馬克,意人利2l27.5百萬德國馬克,美國1833.I百萬德國馬克,日本1683.5百萬德國馬克,法國1545.7百萬德國馬克,英國l376.7百萬德國馬克。
國內閥門狀況:
我國閥門產品發展雖然存在很多製約因素,但是未來我國閥門行業市場前景非常廣闊。這主要得利於:
國家政策的支持。隨著國家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政策逐步推進,通用基礎製造業發展將進一步得到重點支持。
閥門產品市場的強勁需求。國有經濟持續穩定發展。固定資產投資逐步擴大。尤其是幾項世紀工程“西氣東輸”、“西電東送”、“南水北調”等項目的開工需要大量的閥門產品配套;另外,我國正面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,石化行業、電力部門、冶金部門、化工行業和城市建設等使用閥門大戶將增強對閥門產品的需求。例如,電力行業在“十一五”期間在煤電機組大、中型開工項目所需閥門預測總計為:閥門總需求量15。3萬噸,年均需求量3。06萬噸;閥門總需求額39。6億元,年均需求額為7。92億元。
隨著WTO的加入,國際貿易門坎降低以及發達國家調整產品結構,中國正逐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廠,閥門產品的加工製作面臨更大的發展空間。
因此,只要企業能夠抓住機遇,加強研發能力,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,將能在廣闊的市場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。
具備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具有長久的競爭優勢。能夠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,積極引進、消化、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及設備,提高企業裝備水平,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創新,實現閥門行業和產品自身優化與升級,提高產品附加價值。這類閥門企業將具備長久的競爭優勢。
行業龍頭企業將得到較快發展。這些龍頭企業不僅僅在規模上、而且在技術、資金上都具有優勢,隨著市場對閥門產品質量要求的逐漸提高,這類企業將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發展機會。例如目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核電產業,同時西氣東輸,連接中亞的輸油管道等建設項目的開工,這將為我國智能閥門龍頭企業如洪城股份、核電閥門龍頭企業中核蘇州等將藉此機會發展壯大。